設計分享:有趣的透視畫法|菜鳥救星RookieSavior
資料來源:有.設計
如何讓一個普通隧道的畫面變得具有張力感?那就把視平線壓到最低,並且將垂直方向的線條,照著近大遠小的概念去呈現,如此一來畫面不僅僅張力出來,畫面也變廣了!
如同這張台北故事館,由於我們的視線高度比建築物高,所以為了呈現建築物的整體,視平線就不會存在於畫面中,而是超出畫面之外。
什麼?你說這張參考照片怎麼拍的? 這張插畫參考的照片全都是在地上拍的,至於這個角度是靠創作者參考照片後,透過對於透視的瞭解而創作出來。(Nuomi無空拍機…)或許這又延伸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絕大多數的消失點都存在於視平線上?
以菁桐火車站的立面圖為例,我們從建築物立面來看便可以看出建築物絕大多數的線條都與視平線方向「平行」,往上看、往上看回第二點…..OK~! 當我們了解以上三點之後,以這些觀點來去畫一個透視圖的時候,便可以不再受視線範圍限制,畫出更具張力的作品。不要被幾個消失點限制了,就是透視圖就是透視圖
對於科技的了解來反推回去作為創作的手法,是現今重要的課題。在相機問世之前,了解透視對於創作者是無法避免且極為重要的事情,如今在科技發達後,許多人卻忘了了解透視這一門領域,過度依賴照片並且減少對於週遭事物的觀察力。不過反過來說,現在可以用相機拍攝好多不同有趣的畫面,例如:廣角、遠距離、魚眼、環景、全景….等,這是肉眼所觀察不到的畫面,必須透過相機鏡頭來呈現。所以我們不仿透過這些鏡頭來了解一下一些有趣的透視畫法。
在此之前可以先回頭看第一篇會更容易了解這篇的內容,簡單的以平面圖來看:
1.標準版本
我們將鏡頭與A點的距離設為100%,物件左右兩角的距離與中間的距離差異不大,這也是我們平常在畫透視的樣子。(待續)
2.廣角
當我們的鏡頭離物件越近,並且視線範圍變廣之後,中間的100%距離與左右兩角的距離差異會明顯上升,不單單只是縱向,連垂直向也是用這個規則。(距離越近越大、越遠越小,距離差距越大,大小之間的差異就大)
3.遠距離
這個就很有趣了,非常了解透視以及初學者畫透視,都會有機會畫成這樣子。 前者知道這個鏡頭的妙用,後者則是掌握不出透視感,乾脆拉平算了。
更準確的說,這叫壓縮透視,將眾多物件之間的距離感消除掉,讓背景更為單純 將背景單純化之後,我們的目光就更容易被畫面中的角色吸引。不僅僅如此,畫面更可以呈現「觀者」與「被觀者」之間的距離。
我出個題目來說好了 「小明…沒錯,小明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看著老師開門即將走入教室。」 這個畫面我們鎖定在老師的腳上,那會以哪一張圖來說明更為恰當呢?
答案是A,雖然兩張圖的畫面腳的大小都差不多,不過A能感覺到觀者與被觀者是有距離的。 B則是坐在第一排的小美看到的雙腳。下次看電影的時候,不仿多觀察、思考一下,很多鏡頭都會用這樣的方式去拍攝。
所以當我們看到了一張很棒的照片時,可以多花時間想想他是怎麼拍攝的。 透過鏡頭來看畫面並且了解其中的原理,讓這些原理成為創作中的技巧,這才是價值所在。 之後,在創作時就可以讓一個平淡無奇的畫面,瞬間變得非常有張力、更有故事性。 了解透視,是不是很棒?
加入菜鳥救星官方Line並回覆「我想看文章」,不定期獲得更多知識吧!
不同頻道,不同知識!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